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Q1出現回升

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Q1出現回升
台灣電動自行車供應鏈是否迎來曙光?照片來源/Bike Europe

台灣,台北-經歷2024年產量下滑與庫存過剩的動盪之後,台灣自行車產業正出現回溫跡象。雖然訂單量仍保守,不過根據2025年第一季出口數據,市場已逐步復甦,尤以電動自行車類別。

2024年,台灣自行車產業承受達5億歐元的庫存壓力,訂單大砍、產線停擺,市場為去庫存化陷入激烈競爭。不少參展廠商於3月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表示,這次終於跟客戶有了成果豐碩的對話內容。會議討論的焦點也從庫存問題逐漸轉向未來的合作規劃。雖然訂單非屬立即執行的計畫,但能開始討論新項目,對本地供應鏈來說,已是一大進展。

個位數年減幅

台灣海關最新公布的出口數據,顯現產業復甦的初步跡象。2025年Q1,台灣共出口90,559輛電動自行車,年減9%,不過這已是自2023年Q1庫存問題浮現以來,首度出現個位數年減幅。2023年Q4跌幅最劇,當時單季僅出口68.7萬輛,相較2022年同期破百萬的數量,年減幅達61%。

電動自行車主要出口市場

從2025年Q1出口市場來看,台灣電動自行車的前三大市場仍為荷蘭、美國及德國。受美國近期關稅政策變動影響,不少供應商趕工出貨,造成美國市場數量增長,達2.7萬輛,年增18%。德國市場則小幅回升2%,出口維持在1.1萬輛左右。荷蘭市場表現相對疲弱,數量僅略高於3萬輛,年減14%。

市值上升

另一正項指標顯示歐洲庫存問題即將告一段落,電動自行車出口額不再持續下跌,過去因出貨量減少、又需降價去庫存化,出口額一度大幅縮水,但如今情況已有所好轉。2025年Q1,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額達近9,200萬歐元,年增3%。這是自2024年Q3跌至5,700萬歐元低點以來,連續第二季回升。

自行車出口恢復進度緩慢

相較電動自行車,常規自行車的出口恢復狀況就顯得不那麼樂觀。2025年Q1,台灣自行車出口額達1.77億歐元,年減25%。除英國逆勢微增1%之外,其他主要出口市場皆呈明顯下滑,包含美國減27%、荷蘭減17%,中國更是大幅下滑42%。中國市場劇烈縮減,或許也意味著近年在當地短暫興起的公路車熱潮已減退,當時這波趨勢曾被看好有望彌補其他市場的疲軟。Shimano本月公布的Q1財報中,亦指出相關需求持續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