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yon成功經營日本市場有助拓展亞洲版圖

Canyon成功經營日本市場有助拓展亞洲版圖
Canyon日本市場經理Yukikaze Ishiyama向《Bike Europe》表示:「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最終將促使Canyon在亞太地區設立自家工廠。」照片來源/Canyon

日本,靜岡(SHIZUOKA)-MyCanyon於亞太地區推出客製計畫,同時在中國這塊新興運動用品市場開設分公司,不過其實D2C品牌Canyon已在日本成功經營十餘年。這間德國公司是如何在日本這樣以服務為導向的國家,成功建立一個D2C品牌?Canyon日本市場經理Yukikaze Ishiyama於本社專訪時進一步說明。

在Canyon Japan,Yuki Ishiyama從一開始便是關鍵人物。早年,他在國內自行車進口商Kawashima累積了工作經驗。當時,他作為Canyon Bicycles的合作夥伴,從京都附近自宅的一個小房間起步,獨自一人從無到有建立起這個德國D2C自行車品牌,這段歷程本身就是一段精彩故事。

問:日本自行車市場多年來都被中國廉價進口自行車所佔據,所謂的「輕型自行車」,是廉價版歐洲城市車,可以在任何連鎖量販店以100歐元左右的價格輕易購得。這樣一個來自歐洲的優質高階品牌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

答:我們在各個自行車展、試騎活動,以及規模相對較小的在地自行車社群聚集場所(如單車咖啡廳)做自我推銷。我們也積極與專業雜誌和社群媒體接觸             。此外,品牌正式發表會是辦在東京,而不是最初設立總部所在的京都(現在是Canyon自行車服務中心)。工程技術與設計是我們在日本打造特定品牌形象的最佳元素,這樣的形象也更契合東京這座充滿時尚與設計的大都會城市。

問:德國工程技術是Canyon在日本經營成功的主因嗎?

答:早期,德國工程技術的形象確實是我們成功的要素之一,如今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Canyon的買家都清楚品牌的起源和背景。經過10年的耕耘,我們目前在國內高階公路競賽車市場的市佔約有10%,而且我認為銷售仍有成長的潛力。

Canyon總部辦公室也看好日本市場的潛力,位於德國科布倫茲(Koblenz)的Canyon,去年成立子公司Canyon Bicycle Japan K.K.。除市場經理Yuki Ishiyama之外,其團隊還有4名全職員工。

公路競賽車是日本高價位市場中最重要的類別。Ishiyama表示:「公路競賽車占我們銷售達八成,登山車、礫石車、越野車及三鐵車占公司營收達10%。我們客戶的平均年齡介於40至50歲。我們認為還有成長空間,尤其針對年輕族群。不過,要如何觸及到年輕世代,對我們來說仍是一項挑戰。」

問:日本電動自行車市場重要嗎?

答:我們在高價位的城市車和電動自行車市場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我們也尚未試圖踏入這兩塊市場。日本的自行車產業是由低價輕型自行車主導,多數來自中國,且以最低價格販售,這是我們無法也不願與之競爭的。再者,電動自行車製造商還要面對許多相關標準及規範。就目前及近期未來而言,我們擴及日本電動自行車市場的可能性不大。

關稅的影響

美國關稅政策帶來變數,加劇庫存過剩及縮減規模問題。Canyon高階公路車車架多數為中國製造。美國市場供應若中斷,可能導致公路車供應商大量轉往美國以外的市場。業界人士表示,這會引發一場價格戰。

順勢於亞太地區設立自家組裝廠

Ishiyama說明:「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最終將促使Canyon在亞太地區設立自家工廠。Canyon目前所有公路車都是在德國組裝再運至日本,MyCanyon客製系列為例外,這系列自2025年5月起開始在台灣進行組裝。」為進一步發展中國和其他亞太地區國家的業務,Canyon聘請曾長期擔任Specialized Japan總經理的Hideki Mochizuki。他目前正在上海成立Canyon的中國團隊,他也將借鑑Canyon進軍日本市場的經驗,作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成功經營市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