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經濟強權的代表近日於日內瓦舉行會談,雙方同意自5月14日(週三)起,展開為期90天的暫停措施。美國對中國的關稅降至30%,中國的反制關稅則調降至10%。這場美中貿易戰至今已引發整個產業高度擔憂自行車供應鏈恐遭衝擊,因自行車產業高度依賴中國製造。
需求飆升
過去數月的情況顯示,川普政府的決策將導致未來90天內,市場對中國自行車及零組件的需求將大幅攀升,其他如台灣、越南等國的訂單則會面臨延後或取消的情況。美中雙方於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強調維持一個互利共榮的「雙邊經貿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在日內瓦會談後表示:「本週末雙方代表的共識是,沒有一方希望脫鉤。先前這些極高的關稅,實質上等同於禁運,而這並非任一方所樂見的。我們要的是貿易,而非對立。」
局勢瞬息萬變
自行車製造商及供應商因川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反覆調整對等關稅政策,遭受劇烈衝擊。4月9日,川普宣布對幾小時前剛加徵的懲罰性關稅暫停90天。
根據法新社(AFP)報導,這一決定引發一波恐慌與混亂,台灣製造商感受尤深。其表示,美國客戶當下立刻取消出貨訂單,但在暫停措施生效後又恢復訂單。雖然原本令人震驚的32%關稅暫停徵收,但10%的全球徵稅依然存在,整個供應鏈仍充滿變數。
3月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便已出現這場混亂的端倪,台灣零售商開始考慮將生產移地,美國參觀者也急於討論「備案計畫」。
Bosch:關稅主要影響自行車品牌
Bosch eBike Systems執行長Claus Fleischer在發給本社的第一份回覆中寫道:「我們支持美中雙方宣布的90天互惠關稅減免措施。面對當前複雜局勢,我們期盼政治決策者能持續對話,共同尋找解決方案。」該公司在美國的據點已營運10年。
其回覆續寫:「整體而言,Bosch eBike Systems僅間接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我們電動自行車驅動系統是供應給自行車製造商。美國關稅通常是依據自行車車架的原產地來徵稅,因此受到直接影響的主要是自行車品牌及組裝地點,而非像我們這類系統零組件供應商。」
美國供應商難以承受變化
雖然暫停措施為美國自行車供應商帶來短期紓困,但對部分業者而言則為時已晚。西班牙自行車零件製造商Rotor Bike Components的北美子公司Rotor America於上週宣布,因「持續的關稅變數」將結束經營。這支位於猶他州(Utah)的小團隊將持續出貨至6月15日,屆時將永久結束營運。5月14日開始的暫停措施未對Rotor的營運帶來直接影響。Rotor Bike Components總經理Lori Barrett向本社表示:「我們的零件是在西班牙馬德里(Madrid)生產,因此中國關稅並非主要問題。」
為了說明當前商業環境的複雜性,Barrett 特別提到美國總統宣布對使用委內瑞拉石油製造的產品課徵20%關稅。他表示:「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及德國決定逐步淘汰核能後,歐洲部分地區開始從委內瑞拉取得石油供應,這也增加我們生產的整體成本。」
難以長期投資
儘管該公司主要生產功率計(power meters)、曲柄組(cranksets)和齒盤(chainrings),其供應鏈有95%是在歐洲,但歐洲進口稅提高及整體市場變數,讓長期投資變得困難。
同時,其他零售商已通知其經銷商調整價格。根據英國自行車媒體《Cycling Weekly》報導,Specialized宣布對消費者結帳價格收取10%的關稅附加費,Trek則對多數商品立即調漲價格,包含待出貨訂單。
自行車產業的關稅減免
面對業界日益加劇的壓力,美國自行車貿易協會PeopleForBikes正準備致函美國總統川普,請求為自行車產業提供關稅減免。其警告指出,若無法獲得類似前任總統任期內批准的關稅豁免措施,業界將面臨企業倒閉及失業潮。
其信件內容指出:「目前對進口自各國的整車和組裝用零件所課徵的關稅,如未能在短期內做出調整,將對我們產業造成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