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Schwalbe談關鍵成長市場

產業觀察:Schwalbe談關鍵成長市場
Ralf Bohle GmbH銷售長Nico Simons表示:「不斷的創新與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是促成Schwalbe成功的關鍵。」照片來源/Bohle

荷蘭,宰斯特(ZIEST)-國際輪胎製造商Ralf Bohle GmbH與旗下知名品牌Schwalbe正深化高性能及新興自行車市場的發展,並鎖定北美、南歐、中國及東南亞等高潛力市場。Ralf Bohle GmbH銷售長(CSO)Nico Simons近期接受本社專談,分享他對Schwalbe市場觀察以及這間德國百年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本次訪談為《Bike Europe》「Industry Insider」(產業觀察)系列報導首發。

關鍵成長市場

過去數十年來,Schwalbe皆著重經營歐洲及北美市場,分別在法國、英國、義大利、荷蘭、加拿大和美國設有子公司。Simons表示,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將會持續深耕這些市場。以南歐為例,基礎設施投資明顯增加且消費習慣轉向更永續產品,對於一間重金投資永續輪胎製造的公司而言,這些市場具備龐大成長潛力。

同樣地,中國內地市場蓬勃發展及該國政府積極推動綠色交通工具,也吸引了Schwalbe的目光。Simons認為這裡具備長期策略布局的機會。東南亞市場的發展趨勢類似中國,該地區對現代交通的投資增加,提升其國際戰略重要性。Schwalbe也將此視為擴展高階輪胎市場的良好契機。

至於太平洋另一側的美國市場,Simons表示:「北美高性能輪胎市場仍有未開發的潛力,該國城市車及越野車皆快速成長。」

根據PeopleForBikes表示,美國的越野自行車類別正迅速成長。Simons認為,該市場對Schwalbe這樣的優質輪胎製造商而言,具備巨大潛力。他表示:「美國當地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品質及創新程度能夠與我們相比。」不過他也提到,近期關稅政策變動也讓公司處於劣勢。

關稅問題

美國市場目前僅佔Schwalbe全球銷售的一小部分,不過仍為該公司的重要成長市場,而美國的關稅政策也讓這項策略變得更加複雜。Simons表示:「在一般關稅和全球10%進口關稅生效之前,我們當然是盡可能將北美倉庫填滿,以降低政策帶來的立即性衝擊,並確保能持續為客戶供貨。」在關稅政策敲定之前,該公司暫時擱置長期計畫,以便制定合適的策略應對。

Simons表示,市場變數是自行車產業現在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並指出在通膨及經濟壓力之下,消費者購買意願轉趨保守。就微觀層面來看,自行車作為休閒活動,特別容易受到可支配所得波動的影響;就宏觀層面來看,Simons表示全球政治局勢「正為供應鏈、能源成本及消費者信心指數帶來更多變數」。

重新審視供應鏈

Simons指出,公司在近幾年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已「從根本上調整」其供應策略。Schwalbe較小規模的印尼廠已暫停生產,但仍保留基礎設施,以彈性應對市場變數。他表示:「在此之前,我們將完全專注於擴大越南廠規模,該廠已具備穩固的根基與身後的專業技術。」該公司也將提升越南及歐洲的倉儲能力,以解決物流問題,並期望打造更具區域平衡性的供應鏈。

Schwalbe市場策略

在觀察市場指標時,Simons指出公司會密切注意的幾個關鍵因素。他說明:「在宏觀層面,我們關注都會化、消費能力、交通行為及政府對自行車基礎設施的投資。業界方面,我們評估自行車類別的趨勢、自行車文化深度,以及健康與健身潮流。」他強調,公司與OEM廠商之間的策略合作與交流,讓他們能夠掌握產品趨勢、平台策略轉向,及市場的新需求。

他補充道:「我們的策略並非單獨制定,而是透過與各個營運區域的OEM廠商、DI夥伴(經銷商及進口商)、零售商及服務網絡持續對話,不斷塑造而成。」他認為,夥伴關係與合作才是公司長期經營成功的關鍵要素。

從公司與韓國生產夥伴之間深厚的合作關係,到與OEM、經銷商及零售商的合作方式,該公司都堅持著「以長期互信為基礎的合作」。Simons強調:「這是公司的核心價值。Schwalbe的成功經營要歸功於持續投入創新。」

他表示:「性能及永續性並不相互衝突,而是相輔相成。」創新例子如Radial輪胎技術、免打氣輪胎及單收就能充氣的Schwalbe Clik-Valve。該公司團隊目前正在開發配備感測器的輪胎系統,採用完全可回收的輪胎及內胎,同時具備各種性能提升之功能。

Schwalbe專攻輪胎領域,促成多項業界創新,讓他們成為當今自行車市場領先的品牌大廠。

Simon最後總結:「有一件事永遠都不會改變,就是只要自行車仍以現有形式存在,輪胎就會是整輛車唯一碰觸到地面的零件,乘載重量、確保操控及安全。這也是為何我們將輪胎視為性能與創新的關鍵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