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於8月11日決定對中關稅的暫停期延長90天,盼中美雙方就貿易條款達成協議,希望能夠避免原本徵收高達145%的關稅。美國與日本及歐盟在7月底會談後,分別達成框架協議,對進口商品課徵15%基準關稅。
歐盟及日本貿易協議成焦點
根據美國PeopleForBikes說明,按照這項協議,自行車類別關稅將從11%微幅增加到15%,其它過去免稅的類別則會從0% 漲到15%,如電動自行車。該單位發言人補充表示:「雖然這些變化對自行車產業並不是好消息,但相較4月當時全面額外加徵關稅,影響已減少許多。」即便是不對等貿易協議,但往好的一面看,歐盟及日本接受歷史紀錄之高關稅,以避免像其他亞洲國家一樣被課徵更高的稅率。
亞洲進口面臨高關稅
PeopleForBikes指出,這項行政命令也確定了中美之間最新的貿易條款,將原本高達145%的關稅降至30%,並維持至少至11月8日為止。中對美商品課徵的關稅亦維持在10%,而非最初的125%。
目前,美國對幾乎所有亞洲商品課程高額稅率,包含自行車及零配件,主要來自中國、台灣、越南及柬埔寨。美國於7月31日發布的行政命令,宣布對柬埔寨(19%)、越南(20%)及台灣(20%)之進口商品課徵新對等關稅。PeopleForBikes表示,這些稅率與既有的基準稅率相加後,相當於對中關稅。
短期市場效應影響長期決策
許多企業在短期內對市場不確定性感到挫折,以至於無法做出重要決策。如德國輪胎製造商Schwalbe等部分品牌試圖在不斷變動的關稅環境下保持彈性,在關稅生效前補滿北美的自行車零件倉庫,以降低衝擊。如今關稅已定案,Ralf Bohle GmbH銷售長Nico Simons表示,公司的長期計畫暫緩執行。他指出:「現在我們必須等到所有關稅確定後,才能正確評估這對公司競爭力的影響,並制定合適的策略應對。」
其它像是Giant Group的企業,則完全放棄美國生產這樣的想法,因為生產成本過高且缺乏可靠的供應鏈。該集團將持續經營其它據點,包含原先供應美國市場的越南廠,現將轉為供應歐洲市場。
Giant Group說明:「美國市場在關稅政策及宏觀經濟挑戰的影響之下,消費需求轉弱。歐洲市場已出現些微復甦跡象,不過各區域表現不一。」該集團表示,將持續彈性調整其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