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發起多項計畫,一同將自行車行業推往永續管理發展。永續管理不再只是「錦上添花」,各家企業也認識到適度著重這部分,就長期來說是有競爭優勢的。自行車行業是否正邁向「典範轉移」?
- 自行車行業CSR報告興起
- 台灣ESG實踐踏出關鍵一步
- 歐洲自行車「維修權」規範
- 「僅是永續發展規範的開端」

永續發展正日益融入自行車行業的企業實踐,無論是製造、分銷或公司政策,自行車行業不再是只會販售大眾「綠色」產品的產業。
全球各地發起多項計畫,一同將自行車行業推往永續管理發展。永續管理不再只是「錦上添花」,各家企業也認識到適度著重這部分,就長期來說是有競爭優勢的。自行車行業是否正邁向「典範轉移」?
Hayes Performance Systems
Joycube Battery Co., Ltd.


台灣,台中-針對美國提出的強迫勞動指控,Giant Group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該政策自2025年1月1日實施,現將適用所有目前任職台灣廠的移工。該公司表示:「此次擴大政策反映集團持續實踐人權保障及公平就業的承諾。」

台灣,台北-最新海關數據顯示,台灣在2025年前9個月約出口15萬輛電動自行車至歐盟市場,年增3%,這對台灣供應鏈來說,是個市場走向穩定的好消息。不過,1月至9月總出口僅略高於27萬輛,年減3%。

西班牙,赫羅納(GIRONA)-Niche Mobility創辦人兼執行長Marc Barceló表示:「我們不只是替換變速器,我們是在簡化複雜度。」這家電動自行車系統新創公司已從無到有打造出全數位傳動系統,預計將於2027車型年投入OEM量產。該公司今年在位於Girona舉辦的西班牙自行車展Sea Otter Europe上,展示原型車,為該公司重要里程碑之一。

波蘭,華沙(WARSAW)-波蘭如今已成為歐洲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的生產中心,不再只是個小咖,而是名列歐洲前幾大的生產國之一。波蘭工廠在2020年代初期的自行車年產量約為100萬輛,穩居歐盟前五大生產國,在區域供應鏈也佔有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