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3個月,台灣海關數據顯示,其自行車產業經過全球市場停滯多年後,終見復甦的初步跡象。2025年第一季的電動自行車及零件出口雙雙增長,主要受到高單價產品需求增加及平均單價上升所推動。不過,Q2出口量和出口值均下滑,復甦動能止步。
Q2難熬
2024年(也是自2018年以來電動自行車出口量最低的一年),台灣首6個月共出口20萬5000輛,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出口量僅17萬6000輛。5月和6月合計的電動自行車出口量降至5萬9000輛,較去年同期減少兩成。
美國出口穩定
荷蘭和美國仍為台灣電動自行車的前兩大出口市場。2025年Q2出口至荷蘭的數量為31,535輛,僅年減1%。美國部分,雖去年Q4及今年Q1曾出現增長,但在Q2降至23,645輛,年減13%,顯示關稅持續對貿易量造成影響。
歐洲主要市場為問題?
最令人擔心的是德國,今年Q2台灣出口至該國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僅略高於5000輛,年減達40%,這是自2018年以來出口至歐洲主要市場季度新低。
德國自行車產業協會ZIV執行長Burkhard Stork在Eurobike首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第一季的銷售和產量都表現良好,不過市場復甦動能止於2025年4月和5月。」他也提醒,雖然銷量增加已進一步降低庫存,但Q2的低銷量顯示出德國零售商的處境仍然緊張。台灣海關的出口數據也印證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