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指出,最大成就是主要營運據點的溫室氣體(GHG)排放減少28.5%,超越該公司原定2030年減排25%的目標。這個數字綜合台灣及中國工廠數據,以及該公司直接排放(範疇一)與購買能源(範疇二)的總量。
Giant的ESG報告顯示,範疇二的排放下降為整體減排的主要來源,二氧化碳從2021年7,670萬公噸降至2024年5,120萬公噸。範疇一的排放從2023年2,750萬公噸微幅上升至2,900萬公噸,但整體仍呈下降趨勢。
該報告指出:「範疇一及範疇二的主要排放來源為營運用的電力及燃料,佔集團總排放的98%。」問題在於,儘管營運排放較為穩定,但市場波動會造成影響。因此,雖然該公司範疇一及範疇二的排放下降28.5%,但每輛Giant自行車的平均碳足跡卻是增加。
2021年,Giant生產606萬輛自行車,工廠碳排達112,180公噸,每輛自行車碳排約為18.5公斤。2024年,市場衰退造成銷量減少7.1%,該公司生產403萬輛自行車,工廠碳排為80,234公噸,每輛平均為19.9公斤。Giant坦言碳足跡增加,並將其歸因於產量波動,尤其該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間的產量達歷史新高。
去年,Giant因ESG方面的成就獲選加入道瓊永續指數(DJSI),Giant Group董座Young Liu(劉湧昌)稱此為公司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自行車產業當中,首間獲此殊榮的公司。根據2023年的評估結果,該公司在休閒設備及消費電子產業類別排名前6%,在氣候策略類別中獲得最高分。
根據GHG協議,範疇三的排放通常為企業碳排的最大來源,部分研究顯示可佔達七至八成。範疇三涵蓋一間公司價值鏈當中的所有間接排放。在自行車產業中,這些包含上游生產鋁合金車架、碳纖維材料或輪胎的廠商,以及下游的運輸、使用與後端處理。
對Giant而言,範疇三當中的最大排放來源為原物料及耗材。不過,過去4年的數據顯示,該類別呈下降趨勢,從2021年230萬公噸降至2024年469,062公噸。售出產品使用產生的碳排亦從2023年53,654公噸大幅降至2024年19,647公噸。此降幅與該公司銷量下滑相關,整體市場需求下降造成排放減少。
Giant 2024年ESG報告顯示,該公司正以相當穩定的步伐邁向更綠色的未來,且已提前6年超越原定的25%減排目標。該報告亦反映出業界在過去兩年普遍遭遇的狀況,及銷量下滑如何對公司各層面造成影響,甚至影響到每輛自行車的碳足跡。
歡迎點擊網址閱讀完整版英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