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宣布對Giant台灣廠生產的所有自行車及零配件出貨發出暫扣令,因有證據顯示該廠存在強迫勞動情況。美國為台灣電動自行車第二大市場,目前尚無法看出該令對Q3出口數據的影響。
台灣出口至美國
2025年Q3,台灣僅出口近2.5萬輛電動自行車至美國,出口額約新台幣15億元。就自行車來看,Q3對美出口額達17億元,年減29%。根據Giant第2季財報,董事長Young Liu(劉湧昌)表示,該公司越南廠原本主要供應美國市場,但是在美方對越南課徵46%關稅後,便調整出口計畫。Giant作為OEM製造商,一直以來也為美國Scott和Santa Cruz供應自行車。
美國針對台灣移工處境的關注促使Giant、Merida及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TBA)做出回應。歐盟與美國不同,美國可對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進口商品採取措施,不過歐盟目前無相關法規。歐盟於2024年通過的「禁止強迫勞動產品上市」規章將於2027年12月生效,屆時將禁止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出口至歐盟市場銷售。將由各國主管機關按規章內容進行調查,並由海關負責在進出口管制點辨識並查扣相關產品。
2025表現穩定但無成長
台灣在Q3出口53,500輛電動自行車至歐盟,年增57%。台灣電動自行車最大出口市場分別是荷蘭、德國、法國及義大利。Q3出口至荷蘭數量增至37,500輛,年增96%。德國方面,出口6,700輛,年減13%,延續Q2年減40%的下滑趨勢,Q2表現為2017年以來單季最低紀錄。
Q3對歐盟出口額達新台幣27億元,年增38%,短期表現亮眼。長期部分,2025年前9個月,對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出口額從2024年78億元成長至2025年82億元,年增5%。
從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總額來看,與2024年同期165億元持平。同期對美出口呈相對穩定,儘管受到目前關稅帶來的變數影響,出口額仍達50億元。
台灣自行車產業今年出口額有望與去年持平,這對業界而言雖是好消息,但2024年出口額大幅年減43%,這也較2019年水準低19%。若Q4表現不如預期,眾多小型供應商能否再撐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