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德國自行車產業協會(ZIV)執行長Burkhard Stork在Eurobike上所做的預測,歐洲市場復甦的初步跡象並未延續,4月及5月的銷售明顯減緩。2019年上半年進口量略高於40萬輛,這是被業界視為最接近「市場穩定」的基準點,而今年同期則降低22%。
Q2電動自行車進口額六年來最低
尤其歐盟Q2進口量僅略高於18萬輛,年減16%,與年增3%的Q1形成對比,當時市場一度出現回暖跡象。就金額來看,2025年Q2電動自行車進口額亦呈下滑,僅略高於1.8億歐元,年減18%。
台灣及越南供應下滑
台灣過去一直是歐盟電動自行車的主要供應國,不過今年Q2進口量僅5.8萬輛,低於去年同期的7.4萬輛,年減22%。2024年對台灣的產業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年,電動自行車出口大幅下滑47%。中國6月出口20,453輛電動自行車至歐盟,超越台灣的17,215輛,這已是今年第二次出現同樣情況。不過,台灣方面的出口額僅減少8%,輸往歐盟的單價則大幅提升,2025年Q2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平均單價達1,720歐元,年增19%。
不只台灣難以回到過往對歐盟市場的供應水準,越南上半年輸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數量亦從2024年逾75,000萬輛降至49,000萬輛。中國電動自行車出口則在Q1年增90%,Q2表現趨於收斂,僅輸出51,000輛,年增9%
柬埔寨自行車轉電動自行車
柬國自2024年開始生產電動自行車之後,出口量不斷攀升。從2024年Q1不到5,000輛,成長到2025年Q2近22,000輛。該國電動自行車的平均單價自2024年以來皆保持在900歐元左右,與鄰國越南的平均單價相當。相較之下,中國持續進軍低階市場,平均單價為400歐元。
柬國一直以來都是歐盟自行車的主要供應國,不過2022年至2024年的市場環境對該國傳統自行車產業形成龐大壓力。為尋求新市場,該國廠商將目光轉向電動自行車,對歐盟的出口額亦從2023年180萬歐元成長至2024年2,55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