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許多市場研究報告皆顯示載貨自行車具備潛力,但該類別在歐洲街道上的能見度仍相當有限。根據業界人士表示,市場上有許多針對城市運輸的載貨自行車大型試驗計畫,如郵政服務,不過僅有少數案例能進入下一發展階段。
為展現載貨自行車的商用價值,該展主辦單位重新定位2025年的展會,將焦點完全放在B2B市場。主辦單位表示,約有800個參觀者前往舉辦地點分享交流知識、展示設計,並探討當前市場的重要議題。參展商多為載貨自行車製造商,僅少數為該類別相關零件的供應商。
完善基礎設施及法規
歐盟執委會2年前於《自行車宣言》寫道:「自行車能滿足各種通勤及運輸需求,同時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不過,目前歐洲各城市現有的設施是否適用於載貨自行車,仍是個疑問。此外,現行法規也被認為對載貨自行車的限制過多。
德國自行車產業協會ZIV甚至呼籲應為載貨自行車獨立出來,另制定一套標準。該會表示:「重量超過300公斤的自行車,它的騎乘動態完全不同,無法被歸類為一般自行車。我們不希望限制這類別,而是應該針對這類別規劃發展並給予支持。這些車子應有專屬的類別,而不是被藏在『電動自行車』類別當中。如此才能確保在道路使用者、當局機關及政策制定者之間建立穩定共識。」在會場上,不少參觀者表示,若需等到歐盟執委會制定新一套適用法規,載貨自行車市場恐陷入停滯,因此對該市場前景提出疑慮。根據歐洲輕型電動車協會(LEVA-EU)表示,現行法規削弱了輕型電動車(LEV)產業的競爭力及創新發展。
城市政策可能推動市場發展
零排放市區的出現可能會是推動這塊市場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零排放市區政策落實時,業界是否能及時準備好供應市場需求,仍是個疑問。目前針對載貨自行車法規的討論,也讓潛在投資人及車隊經理持觀望態度。
ICBF總監Jos Sluijsmans說明:「我們2024年回到獨立模式運作的決定持續帶來成效,2025年將焦點轉向專業買主後,更是促成加乘效果。ICBF同時也是年度重要活動,讓政策制定者能夠直接與正在改變城市樣貌的製造商及物流公司互動交流。我們的任務就是搭起這樣的溝通橋樑,共同探討可行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