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價格是否影響2025年自行車行業的貿易?
德國,漢堡(HAMBURG)-根據Container xChange調查顯示,82%的中國供應鏈業者預期2025年1月的貨櫃價格將上漲。該調查亦指出,供應鏈廠今年將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關稅、地緣政治風險和供需結構失衡。這些問題將造成2025年的供需狀態持續波動。
德國,漢堡(HAMBURG)-根據Container xChange調查顯示,82%的中國供應鏈業者預期2025年1月的貨櫃價格將上漲。該調查亦指出,供應鏈廠今年將面臨三大挑戰,分別是關稅、地緣政治風險和供需結構失衡。這些問題將造成2025年的供需狀態持續波動。
英國,倫敦(LONDON)-若想了解自行車行業當前市場環境有多艱難,只要看一眼摺疊車製造商Brompton的財報便可知。該知名英國企業截至2024年3月的會計年度,獲利大幅縮水,從1,070萬英鎊減至4,602英鎊。
奧地利,韋爾斯(WELS)-摩托車公司KTM AG於11月底提交自主管理的重組申請後,其母公司Pierer Mobility AG便於12月17日委託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Europe AG重整所有權架構。
德國,科隆(COLOGNE)-自今年起,歐洲規模最大自行車經銷商採購協會ZEG董事會主席Georg Honkomp,將把職位交棒給Fred Schierenbeck。
台灣,台北-最新海關數據顯示,台灣供應鏈在2024年實際上過得很煎熬。台灣Q3電動自行車出口約75,000萬輛,與2023相比年減44%。7至9月出口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更是大幅減少55%,僅出口34,000萬輛。此外,今年台灣出口總值預估將縮減5億歐元。
台灣, 台中-Giant Group將以全新高階管理團隊迎接2025年,該集團董事長Bonnie Tu(度綉珍)將正式退休。集團董事會已通過人事案,推舉現任執行長Young Liu(劉泳昌)接任董事長職務,執行長一職則由現任品牌長Phoebe Liu(劉素娟)升任。此人事案將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荷蘭,海倫芬(HEERENVEEN)-根據Accell Group上週發布業務更新,市場仍充滿挑戰,現金流仍會是該集團的重點。其2023年財報已完成,營收減少10%,該集團執行長Tjeerd Jegen表示:「整體營運恢復進展順利。」
加拿大,魁北克(QUEBEC)-自行車老牌Rocky Mountain Bicycles為進行重組,已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根據加拿大新聞媒體《Cision's Newswire》報導,該公司在自主重組程序中,將在加拿大《公司債權人安排法》(簡稱CCAA)之下保持完整營運。
荷蘭,宰斯特(ZEIST)-2024年Q3進口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數量有近20萬輛,幾乎與2023年Q3持平。2024年Q2進口量有所成長,市場呈復甦跡象,不過前九月總數量仍較去年同期減少28%。或許更重要的是,更高的進口額並未彌補進口量下降的部分,情況尚未改善。
在製造回流和提升市場彈性,選擇在歐洲而非亞洲生產的過程中,中歐國家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沒有其他國家像葡萄牙這樣擔任領頭羊,不過這並不代表其他地區就是這塊產業的配角。近年來,除了有多座新設工廠,現有工廠也正在提高產出品質。
台灣,台中-越來越多企業採用「中國+1」(China +1)採購策略。為滿足客戶需求,台灣領先車架製造商Sunrise目前正在越南開設一座產能達60萬單位的全新工廠,旨在減少碳足跡並提升永續生產能力。
西班牙,馬德里(MADRID)-西班牙自行車產量在10月回升至25,400輛,產值達1,820萬歐元。根據西班牙工業暨觀光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ourism)發布資料,與去年同期相比,產量成長23.3%,營收成長16.7%。
德國,瓦爾特斯多夫(WALDERSDORF)-Cube Bikes計畫在埃及設立一座生產碳纖強化塑料零件的工廠,並出口至歐洲工廠。為取得位於開羅(Cairo)東北方的齋月十日城(10th of Ramadan City)一塊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土地,該公司已安排第二趟行程。
捷克,喬夫喬維采(ČVRČOVICE)-Darfon Electronics於2023年12月宣布計畫於捷克設立電動自行車組裝及電池生產廠,象徵該電子大廠正式開始經營歐洲業務。其Čvrcovice工廠其實已運行一段時間,該公司再設廠是為拓展在捷克的電動自行車業務規模。
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位於中歐的匈牙利在業界因Accell Hunland和Giant Manufacturing Hungary Ltd在此設廠而著名。匈牙利自行車製造商及貿易商協會(Association Hungarian Bicycle Producers and Traders,簡稱AHBPT)會長Róbert Sipiczki(羅伯特.西皮茨基)於獨家訪談中闡述當地市場困境,尤其受到低價市場的銷售狀況低迷影響。
荷蘭,寧斯佩特(NUNSPEET)-Stella曾經領先荷蘭電動自行車市場,不過該公司上月宣布破產,但現在已保住未來。荷蘭投資公司Scheybeeck及連鎖店企業Ilias Salhi已宣布將以較小規模重新推出該電動自行車品牌。
捷克,科普日夫尼采(KOPRIVNICE)-荷蘭城市自行車大廠Bike Fun International(BFI)憑藉其多年的製造經驗,在城市自行車市場成功坐穩領先地位。本社與該公司執行長René Gasser進行訪談,瞭解這間製造公司欲成為中歐市場領先經銷商的雄心,以及他們如何在OEM供應商中脫穎而出。
德國,奧芬巴赫(OFFENBACH)-近期有消息傳出,另一間德國電動自行車製造商出現財務問題,上週Advanced Bikes GmbH正式提出破產申請,證實傳聞。這則消息也反映出歐洲產業現在面臨的問題。
荷蘭,宰斯特(ZEIST)-8間知名自行車公司一同合作開發並推出專為自行車產業設計的氣候行動培訓課程(Climate Action Training)。這項課程旨在協助減少全球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當電動自行車電池起火時,哪一種電池櫃能夠提供充足保護?就現有產品選擇來看,許多自行車業者仍無法確定。德國VDMA 24994標準旨在協助區分優劣產品。根據荷蘭金融服務供應商Nationale-Nederlanden的風險專家Bart van de Broek表示,很快就會知道這套標準是否將適用全歐洲。
瑞士,胡特維爾(HUTTWIL)-Flyer關閉瑞士廠的消息很遺憾已成事實,經過商議後,其執行長Andy Kessler上週宣布將裁員至少150名員工。這個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壞消息,媒體也是透過經銷商和員工透露才得知,其母公司ZEG未發布任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