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芝加哥(CHICAGO)-SRAM在二月宣佈於台灣設新廠證實該公司對於最大規模製造廠的投入。他們將透過該投資提高台中廠的產量。SRAM執行長Ken Lousberg在台北國際自行車展開展前一週闡述他們對於台灣廠所做的決定以及他對於未來數月的市場展望。
美國,芝加哥(CHICAGO)-SRAM在二月宣佈於台灣設新廠證實該公司對於最大規模製造廠的投入。他們將透過該投資提高台中廠的產量。SRAM執行長Ken Lousberg在台北國際自行車展開展前一週闡述他們對於台灣廠所做的決定以及他對於未來數月的市場展望。
美國,小岩城(LITTLE ROCK)-Time Bicyles正投入650萬美元建設一座大型碳纖自行車工廠,地點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South Carolina)。該廠將會擴展Time歐洲廠的產量,並用於生產高階碳纖自行車及零件。
台灣,台中-台灣自行車龍頭Giant Group 2022會計年度顯示銷售較前一年增長12.5%,達920.4億台幣。不過,物料及人力成本增加,和OE業務增加都對該集團總毛利率及利潤造成影響。
德國,REICHSHOF-輪胎製造商Schwalbe去年營業額增加到11.05億台幣,較前一年增長至少兩成,在該公司歡慶50週年之際創下新紀錄。儘管如此,2023年銷售預期將下滑。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輸往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平均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加上電動自行車進口數量亦呈二位數成長,大舉推高市值。此外,機械式自行車的平均進口價也飆漲。
奧地利,雷高(REGAU)-作為一間專做電動自行車與自行車合約生產的年輕企業,WSF Bicycle Technology GmbH代表了歐洲自行車生產的快速發展。WSF表示公司為許多來自德國、奧地利、瑞士等自行車廠在他們位於奧地利雷高的工廠組裝產品。
台灣,台北-永續供應鏈在業界的地位越趨重要,因此世界自行車產業協會(WBIA)將於台北國際自行車舉辦一場以此為主題的論壇活動。該活動也會公佈追求永續供應鏈的WBIA原則,並公開由WBIA成員認可的典範企業。
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丹麥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市場去年因庫存充足致銷售成長,情況同其他歐盟國家。2022年一到八月供應數據可明顯看出市場情況好轉,不過未能看出市場前景。
葡萄牙,阿格達(AGUEDA)-葡萄牙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業在2022年取得佳績。2021年總出口值從5.94億歐元成長至少37%到2022年的8億歐元,讓葡萄牙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國。
台灣,台北-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TBA)欲改善MIT產品品質和FOB均價所設定的目標落實成功並延續到2022年。在自行車廠遷到如越南和柬埔寨等較低成本國家的同時,台灣仍穩坐龍頭寶座。
德國,法蘭克福 (FRANKFURT)-2024年Eurobike將在7月3日(週三)至7月7日(週日)舉辦。展會經理Stefan Reisinger針對提早公佈展會日期和日期訂定決策做說明。
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隨電動自行車在瑞典市場越受歡迎,其2020至2021年(九月至八月)市佔從19.5%成長到上一季21.7%。電動自行車在瑞典市場所有類別中表現最為亮眼。
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蘭RAI產業協會自行車部門主席Huub Lamers針對2022年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銷售成績表示:「自行車產業前景良好。」去年平均售價有增加,不過並非所有數字皆正向成長。
立陶宛,KĖDAINIAI-全球規模最大自行車品牌Pon.Bike已在立陶宛開始動工,開始在這片12公頃的土地建設新廠。這是Pon.Bike的鄰近市場生產計畫的一部分,該廠預計在2024年夏季開始進行營運。
德國,奧托布倫(OTTOBRUNN)-Porsche宣佈Greyp Bikes從現在起更名為Porsche eBike Performance。Porsche在近期收購Fazua和買下Greyp Bikes多數股份後,現正調整營運架構以擦亮品牌、發揮協同效應並執行開創性計畫。
荷蘭,宰斯特(ZEIST)-Bike Europe雜誌二月刊(2023年第一期)現已發行英文數位版供讀者點閱。隨市場準備迎接未來挑戰,本期探討自行車產業準備面對市場逆風的現況。
澳洲,阿德雷德(ADELAIDE)-Pon執行長Janus Smalbraak在短短十多年就建起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行車企業之一,不過他本人相當低調。本報社在環澳賽(Tour Down...
日本,大阪(OSAKA)-儘管Shimano銷售較2021年下滑,但去年淨銷售再次報出佳績。不過,該公司也提出對全球市場的擔憂,並做出2023年淨銷售將下滑兩成的預測。
德國,比赫爾(BÜHL)-這一刻終於來臨,Schaeffler Automotive Buehl GmbH & Co.正開始生產由Schaeffler 集團和Heinzmann共同開發的線傳驅動系統Free Drive。產量已計畫在接下來數年穩定成長。
瑞士,OBERWANGEN-儘管自行車產業經歷了五味雜陳的一年,高速電動輔助自行車製造商Stromer在2022年仍豐收。隨著全球銷售成長17%,該公司正看好2023的表現,並再次設下二位數成長的目標。目前也進行人事變動以求進一步發展。
台灣,台中—SRAM深耕台灣三十多年,致力於生產高階自行車市場的零件。他們正擴大在台中的業務範圍,投資興建一座新廠。